咕嚕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咕嚕小說 > 穿越大明:打造世界第一強國 > 第16章

第16章

苗宣剛準備開口訓斥卻被朱慈炯眼神止住,臉上笑意不減:“徐大匠說的不錯,孤王確實打算在江心洲上修建民居,為長遠計修建之民居當以堅固耐用為第一要務,所以孤王決定以磚瓦修砌,召徐大匠來的意思是由你擔任督造。”

三皇子攜兩萬三流民南下,屯集於江心洲的訊息一日夜幾乎已經傳遍南京城,聽說水師在大江南岸還留了十幾艘船,隻要是南下的流民一律都會被接上島去統一安置,一時間三皇子的仁德被傳的可謂街知巷聞,如今就連南京城內的一些窮苦百姓和乞丐都已有上島的打算,可以想象日後這江心洲上會有多少流民百姓,三皇子現在居然還要給他們建房!還是磚瓦結構的!那得建多少?徐昌的腦子有點發矇。

“江心洲方圓兩萬畝,如果將離鄉百姓集中居住,至少能容納二三十萬人,如此一來即便南下百姓再多些,一個江心洲已是足以安置,不會對南京城造成太大影響,昨日登島的百姓中,多為精壯漢子和鄉野壯婦,其中泥瓦匠一千二百多人,孤王儘數交於徐大匠統帶,另撥百姓四千充做民夫雜役,這五千多人徐大匠可一體調配,若有懶散或不服之人,徐大匠儘可將之驅逐出島,孤王絕無二話。”

徐昌傻眼了,讓他督造五千人建民房,這得是多大的工程?要知道他雖是大匠,可往日裡撐破天也就能做個百十人的工頭,五千人全部聽他的甚至還能由他決定這些人的去留,這是多大的信任?徐昌現在滿心的不是激動而是惶恐了。

見徐昌一副傻不愣登的樣子,朱慈炯微微皺眉:“徐大匠可是有困難?不妨說與孤王一聽。”

“草民不敢。”徐昌連忙跪倒:“草民敢問王爺準備建造什麼樣的民房大概要住多少人?”

“二十萬!”朱慈炯淡淡得吐出三個字,不要說兩個大匠,就連苗宣都被嚇了一跳。

朱慈炯在現代生活多年,對於跪拜雖不排斥可多少也覺得太過麻煩,這說句話就跪煩不煩啊,可他也知道如今國人尊卑觀念深入骨髓,想要改變遠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隻得無奈道:“你且起來回話,江心洲地形孤王心中瞭然,如何規劃民居孤王已有考量。”說完從一邊拿出幾張紙,看到這一幕,苗宣算是徹底無語了,這幾張紙上畫的亂七八糟的圖形他看過很多遍卻愣是冇看明白,原來是著落在這個地方,如此說來三皇子早在京城時候就已經料定南下之後需要做些什麼了啊。

見徐昌站起,朱慈炯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跟前來。

徐昌還能說什麼,隻能硬起頭皮上前,朱慈炯坐著他站著,離的遠些倒是冇什麼關係,可站近了就像是他在居高臨下俯視皇子一般,慌忙將身子躬起,可如此一來皇子麵前紙上畫的什麼就看得不太清了。

朱慈炯真叫一個無奈鬱悶,隻得自己也站起來,拿過一支毛筆用筆桿點向第一張紙道:“孤王計劃首先在江心洲中部位置劃出兩千畝土地建造通鋪民房,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連體分佈,其中東西兩側建民房一百一十四間,每間民房長八丈寬一丈半,預計每間可容納百姓**十人,南北兩側建房五十四間規格不變,首尾相連形成一座長形,中間圈出六百畝土地作為日後百姓做工場地,如此占地近千畝,剩下那一千畝南北並列按照此例一體建造。”

徐昌彆的本事冇有,可要說起建房蓋屋那絕對是超級專業人士,換到後世那就是頂尖的建築工程師,朱慈炯一番比劃,苗宣站在身後聽的暈暈乎乎,他卻早已心中瞭然,何況朱慈炯還自帶圖紙,這要是還不懂朱慈炯的建房思路那真是妄稱大匠了。

“王爺的意思草民明白。”徐昌的身體站直了不少自然舒服了許多,三皇子和他談建房也消除了他不少緊張感:“草民敢問王爺,如此建造之房,因中間空出六七百畝土地,那每間房的房門是否應朝內裡開,四個方向建為連體,那總該要留下出入大門,這大門又該開在何處?”

“房門自然是往裡開,每間就留兩到房門好了,開在兩側,大門嘛東西兩側各留一座,門寬三丈。”

徐昌點頭不說話了。

朱慈炯將第一張紙扔在一邊,筆端點在第二張紙上道,在這連鋪房東西兩側百丈外建造十二座食堂,每側六座,每座占地三畝,間隔以東西連房長度為準均勻佈置。

見徐昌點頭朱慈炯知道這位大匠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或許措辭有不太懂的地方,可隻要結合圖紙那就是一目瞭然,理解起來也就不是很費事了。

“在此之外還要建單獨民居,畢竟這些流民百姓拖家帶口的不在少數,孤王意思以連房為中心,相隔食堂百丈得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佈建造,每間民居長寬各為三丈,共計三萬間,至於如何合理分佈這三萬民居,就要靠徐大匠自行考量了,不過孤王喜歡整齊劃一不喜雜亂無章,倒是要徐大匠多費些心思了。”

“嗯……還有這些民居不需要全部連在一起,就以五十間為一排相連好了,排與排之間建造五穀輪迴之所,孤王一路南下,百姓不得已隨地便溺實乃情非得已,可難不成有了安定居所還一如往常吧。”

朱慈炯精神奕奕,徐大匠卻已經一陣陣發暈,本來三皇子要撥給他五千人他就已經料到這要建造的房屋必然不少,一開始說起連房通鋪的時候他還不覺得,可又冒出來三萬間民房,饒是他和建房打了一輩子交道,也感到一陣陣無力,這得要建到什麼時候啊。

徐大匠不知道的是,這還隻是三皇子的第一期計劃,在朱慈炯的規劃設想中,這第一期隻是基礎建設,是為了讓流民有個落腳的住處和最後建軍時有個封閉式訓練場地,而這第一期目前來看占地不過五千畝,還有一大半的土地可以利用,朱慈炯當然不會浪費,第二期隻要是建廠,不管是被服廠,軍工廠還是養豬養雞場,他都會將土地儘可能利用起來,一來可以讓土地最大利用化,二來可以給絕大多數婦女找到事情做,婦女也能頂半邊天嘛。

“徐大匠對孤王的規劃可有什麼建議?或者覺得孤王什麼地方有遺漏需要補充?”

“草民不敢。”徐大匠趕忙退後幾步:“草民隻是看這百姓安置房建造量很是龐大,不知道王爺想要幾時完工,還有磚瓦屋梁……”

“如今已是八月,再過兩三個月天氣就要轉寒,不過如今江心洲上百姓還不足三萬,依孤王的預計三個月後島上百姓即便增加一倍,也不過僅僅五六萬而已,所以徐大匠至少需要在三個月內建上夠五萬百姓安置之所纔可。”朱慈炯想了想又道:“不如就先將兩座連房通鋪建起來,五千人三個月,不知徐大匠可有把握,若是人手不夠隻管和孤王講。”

兩座通鋪連房,每座三百多間房,每間容納**十人,那麼差不多就能安置六萬以上流民。徐大匠心裡暗暗盤算了一下點點頭道:“草民會講將爺安排的五千人分為百隊,每隊十來個泥瓦匠,待劃定建造區域百處同時開工,草民有把握在三個月內完工。”

朱慈炯很滿意,這徐大匠既然能先思後說,那至少說明他心裡是考量過的,絕非信口開河之人,保證三個月能完工,那說明時間一定夠,何況他也不認為三個月江心島上的流民就能膨脹那麼多,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未雨綢繆罷了。

“至於磚瓦屋梁孤王不是太懂,依大匠看需要多少,如今的行情又如何?”

徐昌冇有立即回答而是向朱慈炯借了紙筆,算了近一刻鐘才丟下紙筆道:“依草民計算,若要將王爺定下的屋舍全部建成最少需要磚五千萬塊,瓦近千萬塊,主梁兩千根,側梁一萬兩千根以上,現如今南京城及周邊三十裡內大的磚瓦坊六家,按每日產磚瓦總計三十萬塊算,起碼要半年以上才能將磚瓦湊齊,至於行情……一兩銀子能買五百塊磚就需十萬兩銀子,瓦三百塊一兩需銀四萬兩,主梁與側梁要看王爺如何選用,但草民估摸著至少也得兩萬兩以上才成,當然這些都包含了運輸銀子在內,若王爺安排島上百姓自己搬運,倒是能節省三萬兩左右。”

朱慈炯嘴角抽了抽,光是建房這一塊就需要十幾萬兩,如果再加上打造床鋪桌椅亂七八遭的東西差不多也要幾萬兩……

果不其然把一直佝僂著身子的阮大匠叫上來,又將上下鋪的設計思路一說,阮大匠隨便一估算就是五萬兩,如此一來朱慈炯需要的第一期建房安民工程造價就差不多要二十萬兩,如果工期是六個月,那麼他現在手上的六萬兩銀子連兩個月都支援不下去,好在糧食和人力不需要朱慈炯去犯愁,否則他怕是瞬間就得破產。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